玫瑰🌹

我想我很适合,当一个歌颂者

【GGAD】关于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的一些感想与杂谈

无话可说 一声叹息 完全理解 

然后我得去找作者说的 论述 依恋的 心理学家的书去看看了 ❤️比心作者❤️🌹

风元昧: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刚出来时,我小学五年级,完全是个小鬼,读到第一部魔法石只觉得非常精彩有趣,之后便一直追着这系列出新书,一直到高中,跟着看完了七本。现在回想起来,年轻时读书真的只能看到最浅,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而尤其重要的部分——情感,往往无法感同身受,或只能大脑知道,而无法由心共情,非得等到经过了一些人事、尝过很多无奈,再去看的时候,所有的感受都变得不同。
  然而,共情太多是一种非常耗费心神的体验,所以现在已经被生活捶打得精疲力竭的人们大约都更乐意干一些不费脑子的消遣,包括很多生活方式,以及人际关系。人是一种无法长期进行高浓度情感支出的动物,所以,那些太过饱满惊艳的感情,若最终不能沉淀到平淡真实的生活长跑中去,经过枯燥的折磨而依然选择陪伴与坚守,是注定只能短暂易逝的。
  年少迟钝,当年阅读时我自然没从那些提炼过后简短的文字中窥见白胡子老爷爷邓布利多教授隐秘的恋情旧事,对格林德沃也没有多留意,那时我还不知同人为何物,甚至不知什么是相思与相恋。时隔多年,“哈利•波特”电影都未看全的我,闲来无事拖着老妈去看了神奇动物,这才后知后觉其中还有这样的隐情,恍然想到很多时候容易被忽略的事实:谁都有过去,别人只能看到你的现在,可任何一个旁人眼中的“你”,都是不完整的。那些缩减了的文字背后,包含了多少血与肉,所有苦难和快乐,都只有自己才最明白,也只有自己才能完全品尝。
  当年只顾着看主角团,对邓布利多的印象几乎都停留在正面、强大、冷静、睿智等词汇上,但事实上呢?就像前面所说,冷暖自知,自己的痛苦、创伤、纠结,无人可诉,无人可解,也便只能不动声色。就像晚年邓布利多对哈利说起,自己在厄里斯魔镜中见到的是羊毛袜子——很显然,这只是隐喻或代称。虽然中年的邓布利多在镜中看到的是格林德沃,但按照我的理解,晚年的羊毛袜子,应该是一种温情吧,亲情也好,爱情也好,这时候他渴望的感情都不会再如盛年时那样富于激情和野望,而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的、温暖的情意,也许仅仅是贴心的陪伴、支持与不放手,正如虽然经常互相嫌弃却不会抛弃对方的家人。几乎孤独了一辈子的邓布利多,曾经渴望着很多东西,但它们毫无指望地一一流逝,年老体衰,困于天命,回头盼望以前拥有的简单的温情,却已然不可得。
  在年少时遇见了太过惊艳的人,用短暂的两个多月去挥霍压抑多年无处可去的热情与痴心,却猝不及防地戛然而止,以一种极其惨烈的方式。这样的当头一棒如果不留下创伤,那便是真的没心没肺。原作者罗琳说他从未自这段创伤中复原——创伤只可能被压抑进潜意识,被遗忘,但永远不会复原,它只会以另一种方式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与观念,严重的形成易激惹敏感点,因素齐全时,即会引爆。
  人在心灵成长过程中,是很脆弱的,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在某个节点受伤过重,他们在这个方面的心理发育就会停止生长,滞留在那个阶段。邓布利多在亲密关系上的心理模式停滞在了那个夏天,尽管其他方面都正常的发展,可对于亲密关系这一层,他再也没有试图去尝试。或许这也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种,只是掩饰得很好,他周围的人也只把他当做天才、伟大的巫师去尊敬、信赖,却从不会关心他的感情世界。我相信再强大的人,也终究只是人,夜深人静的时候,邓布利多是否也会辗转难眠,避开所有人独自舔舐那无法痊愈的伤口?
  之所以突然对这对悲情的恋人有兴趣,大概,我也与之共情了吧。虽然本人的经历程度及不上其千分之一,但我着实能够理解到那种感觉。一见如故,在某些时候,真的要命。如果有幸两人能修成正果,这是莫大的幸运;若是中途离散,分手时受创严重,可能表面上若无其事,但潜意识中已经形成一个爱与恨的死结,一个死循环,是停留在那个时空中无法解除的魔咒。这是创伤真正难以修复的原因——时间总在不停地往前走,现在的你、我,纵使报复、弥补,也只能作用在现在,而非过去,过去那个受伤的自己,已经被伤害,伤重无法前行,于是自我分离出一部分,如影子留在原地,继续前行的你则永远被过去拽着、缠绕着,不得解脱。爱不能完整地爱,恨不能彻底地恨,爱恨交织,缠绕为绳索,如枷锁捆绑,你会一直一直在爱恨交替的死循环中反复品尝两种情绪的纠缠。
  格林德沃是邓布利多的执念,年少的激情、欲望、野心和依恋。我想伤到一辈子无法复原并且对情爱产生惧怕——那种甜美的、盲目的、让人丧失理性判断甚至忽视现实的情感,令邓布利多怀疑自己,害怕旧事重演,恐惧再度为其支配,不愿再次品尝那种心碎,以至于他彻底扭转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抛弃对亲密关系的追求,将人天然的对爱的渴望压抑克制到底,这是一种怎样的失望与绝望。——这肯定不止喜欢,甚至也不止爱,是依恋,只有恋的情感才会这样难以自拔。
  处在依恋关系中的爱情,是容易被控制、支配的,它让我们忽略伴侣的各种瑕疵与缺点,并且试图为对方找借口合理化、正当化所有的恶行来说服自己,以期维持这段依恋关系。那些明明遭遇伴侣控制,却无法动用理智脱离对方的感情,排除外在因素,内在多半都是依恋。就像孩子依恋母亲,他们是我们自我的一部分,失去这部分,犹如斩断手脚,掏去部分内脏,分裂已经在融合的灵魂。李玫瑾教授对恋的看法是,恋这种感情可以不成婚姻,但是以后想起来,心里永远会有他一个地方。若分手并非感情破裂,只是世事无奈,日后回想,心里的这个地方或许还会觉得温暖怀念,但这种恋情结局惨烈的话,那残留的恐怕就不止是怀念了。
  邓布利多毫无疑问仍然会被爱所打动,但那都是别人的爱,哈利的、斯内普的,他歌颂赞美爱的力量,并且相信它能带来奇迹,可他自己其实已然枯竭,或者说,彻底封闭。无性之人,同时也是无爱之人,并非无情冷血,而是这种爱很难再落在某个具体的人身上,很难再与某个具体的人建立一种专属的情感链接,爱的关联。他就像是悲悯观望的神明,为了坚持的正义,步步为营,预备下棋局,那些算计在内的人,是必要的牺牲——在这一点上,其实他和格林德沃很相似,只是格林德沃不会伤感缅怀,而邓布利多仍然会有所动容。他有的爱,姑且称之为大爱吧,其实更像一种施舍,一种献身,一种符号,正如他毫不动容地把自己的死也算计在内。这是一种非常冷寂的心境。不期待,是因为不敢期待,最后的期待是他仍然妄想着那所谓的圣器能带回他的家人,而报应却是被魔咒侵蚀焦枯的手——或许这是最后一击吧,完完全全地消磨了他自身所有的欲念,加速了他的计划。
  重新翻了翻小说,原著对那段往事着墨确实很少。但是在偶尔掠过的其他内容时,简单的文字忽然有了深意。我记得邓布利多对斯内普一开始态度很冰冷,好几次都强调了他的这种态度,一直到后来,斯内普召唤出和莉莉一样的守护神,他的双眼才“盈满了泪水”。他想到了什么?小说中不会写,但是我想他肯定会联想到自己,因此才会共情。斯内普不也曾是邪恶一方的人吗?可是他为了心中挚爱可以去保护情敌的儿子,与邪恶对抗,仅仅因为他毕生都爱着的那个女人。我觉得邓布利多很难不想到自己曾经的爱人,想到格林德沃在他最艰难的时候抛下他逃跑,沉迷黑魔法迈向邪恶却执迷不悟。爱让斯内普变得勇敢,站到了光明的一方,邓布利多为此而感动的同时,或许旧时情伤也会再度刺痛他吧。他曾毫无保留地投入过爱,这份爱持续了漫长的一生,改变了他的命运,而格林德沃却毫不动摇地踏上既定的那条路,这大约更会令他觉得格林德沃并没有那么爱他,只是利用和激情,当他不能再为之所用时,对方便头也不回地往前走了。
  邓布利多提过为那时的自己感到羞耻,未必是因为那时的野心及某些黑暗想法,人人都有黑暗,谁没有过狂妄的理想与追求?也许他只是羞耻于自己爱上一个让他觉得失望的人,仅是利用和伪装就让他神魂颠倒冲昏头脑,并且付出了失去妹妹、弟弟成仇的代价,而可笑的是对方还没有那么爱他。更可恨的是,他自己却还没有办法不爱。他为这样的自己感到羞耻。这部分只是我个人的联想,未必一定正确,但我想还是有合理性的。
  格林德沃是否爱邓布利多?至少是有情的。他们两人本身人格上就有差异,邓布利多比格林德沃敏感得多,而格林德沃并不是个会有丰富、感性情绪的人。从他在学校施展黑魔法差点闹出人命来就可以看出,对于他看不上眼,或者说不放在眼里的人,他是视如草芥的。他的心里装着的都是自己的宏图理想,典型的务虚主义者,而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温情,大约都是不屑一顾的,甚至别人的诋毁与谩骂。他无疑是骄傲的,因为天赋过人而自命不凡,不甘于平庸沉寂,自我意识过剩或把自我价值看得很高的人,都容易犯这个毛病,因为他们不愿意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价值、奉献自己的情感或心灵,他们生来就是要把自己的天才发挥到极致,要在人群中光芒四射、万人敬仰的。原本的邓布利多也有点自命不凡,在心里也不大乐意为了家人消磨掉自己的天赋与才能。这大概是天才的通病吧!只是邓布利多天性敏感而善良,尊重生命,所以他妹妹的死会成为横亘在心头的结,永远过不去;格林德沃不是,他是以丛林法则为判定依据的,弱肉强食,理所应当,他比别人强大,别人弱小所以被铁蹄踏过时只有认命。他自己也接受这样的规则,所以他被打败关进监狱,并没有气急败坏找借口,他大概的确认为成王败寇,理应如此。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人设。我并不觉得格林德沃是邪恶,我觉得,更应该称之为野性,就像兽类,缺少一些人类的悲悯与柔软,他做的,其实是原始时期人们都会做的事,力量统治一切,食物链顶端的人有理由主宰下层蝼蚁的生死。这是人类最原本的兽性,也是欲望,谁不想站在顶端受人膜拜?现代人是没有机会和资格,若问一个男人是否愿意当皇帝,三宫六院,万人之上,这样的诱惑不是同样有人想尝?按照我们现代人所受的教育和观念,格林德沃所进行的行动是邪恶、非正义,那是符合我们当代的意识形态,可事实上,古代,世界上哪个国家没有这样的人或事?曹操是邪恶吗?秦始皇是邪恶吗?他们同样为了统一大业杀人无数。那些位于金字塔顶端剥削下层人民的上位者、资本家,不同样在做类似的事?只是现代社会,形式上经过所谓文明的包装,显得温和而美化。若是处在一个矛盾激烈且复杂的社会与时代,人的兽性同样会极大地被激发出来,要是拥有超过他人的能力、权力,心中的所谓道德、准则还是否起作用,很难说,极度的诱惑与欲望唾手可得时,再危险的高压线都吸引着人去破坏。
  任何人心中都存在一个格林德沃,那是每个人都有的黑暗,是人性的边缘。所以邓布利多遇上格林德沃,那时心中的不甘与欲望正在膨胀的邓布利多,就像锅子添了把火,点燃了他,不止是美好的情感,同时也有黑暗的部分。而邓布利多陶醉其中并不自知,直到那火星点着了他的家,杀死了他妹妹,他才惊觉锅子再继续烧下去或许就要爆炸,所以他退缩了,逃避了。
  之前说到创伤,格林德沃就没有创伤吗?他终究还是个人,尽管他很像野兽。我想,那段感情以及变故,对他无疑也是有影响的。对邓布利多,是压抑,而对他,或许是助长,助长了他的残忍、无情、冷酷。他原就是缺乏感性的人,面对这唯一一次用情投入的失败,他不可能突然变得多愁善感自我克制,他只会变得更加肆意张扬。那段感情惨烈结束带给他的后果就是磨损了他不多的感性与人性,不愿再面对感情、也不再对他人交心的格林德沃最终变成了人人惧怕杀人如麻的黑魔王。邓布利多或许不该怪格林德沃看起来不爱他,如果后者真的无情,当初就不会有逃走的软弱,也不会把欧洲搅得天翻地覆也不动邓布利多所在的英国。
  有人说格林德沃对邓布利多的感情只体现在了最后保护他的坟墓上。但是,我想不能要求一个只有十块钱的人支付一百块甚至千、万。那是可以对同学动手眼睛也不眨一下的格林德沃,但是这样的人在没有达到“利用”目的的时候,因为一个小女孩的死落荒而逃。如果说格林德沃的人格中,人性与善意有五分的话,我想这为数不多的五分人性与温情全部给了邓布利多。这个曾经眼高于顶的少年,一定高傲如斯,看身边的人都像笨蛋,唯独在遇到邓布利多之后,引为知己,放至眼中,结下血的契约。就像从不驯服的白狼,臣服于自己唯一看中的主人。臣服,我一向很乐意用“臣服”来形容彼此认可、牵制的关系,尤其是对那些本性骄傲从不轻许的人,非屈居于下,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承认,承认对方在自己心中的特殊位置,允许那人对自己空间的占领。所以我们看到格林德沃的嫉妒,面对纽特,他的质问和嘲笑,那种提问的方式,非常情绪化,像是犬只见到主人有了新宠而醋意大发,那个与之并肩而立的位置,本来应该是他的。他的愤怒、苦涩或许有这样的成分:邓布利多在他心中仍然是特殊的,是他认可的唯一,而邓布利多有了新的认可对象,他在其心中早已不是特殊的、唯一的,甚至或许已经没有位置。可能因为如此,他才屡屡要针对邓布利多搞事。他的嫉妒全部以邓布利多为中心,在其他的事情上他何曾嫉妒过谁?嫉妒这样软弱、人性化的情绪,仍然只和邓布利多有关。
  能说格林德沃不爱邓布利多吗?不,邓布利多同样是格林德沃毕生的执念,是他唯一认可的爱人、朋友和对手,也是唯一能影响他情绪的主人。只是他爱的方式和他的人一样,缺少人类那种爱情的概念,反倒更像是兽类般的忠诚,尽管在人生蓝图上他们已分道扬镳,可是感情上,我想格林德沃只会承认邓布利多一人。大概直到晚年,格林德沃被关在监狱中,很多事情才慢慢回过味来,就像我们只有经过一些必经之事,才能了悟。被拔掉了爪子的格林德沃在狱中死去,我想在他生命中最后的这段时光,是修补人性的时期,因此他才会有忏悔,也许在日复一日的回味往事中,他终于唤醒了沉睡至今的某些情感,变成了真正的、完整的人,所以他才有底气对伏地魔说出那番话吧!
  这两个人,要像普通人一样恋爱,幸福快乐地在一起,真难,难在本身人的性格如此,埋下了很多悲剧的伏笔。有时候三观还不是问题,人格是大问题,包括某些天性中的东西。如果格林德沃还是一样的观念,但是内心有悲悯和善良呢?他或许会和邓布利多一样,也不会成为黑魔王了。如果当初邓布利多遇到的是那样的格林德沃……不,他们不会遇到,因为格林德沃并不会被学校开除。所以,一切都是注定的。而他们要真正在一起,也只可能在尘埃落定,两个人都不再期待多余的东西,接受一切,包括接受那些已经发生的悲哀事实,只是陪伴在这个自己生命中唯一的人身边,就足够了。晚年的邓布利多要的,或许也仅仅是这样淡然却安定的温情吧。
  以上都是我个人的理解与分析。欢迎讨论,虽然我不是资深粉丝,只是普通书友。最后,总结一句,其实老邓和老格的恋爱故事是大型早恋劝退。初恋,还是不要太早得好,至少心理扛打击能力得强些,也不要遇到太惊艳的人,运气好的还好,运气不好的,注孤身。

评论

热度(110)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